心情不好真的會影響身體健康嗎?
我們常說,長久累積在心裡的情緒,會影響身體健康。甚至有些醫師提出:「癌症是長期壓力累積、免疫下降的結果。」
心理影響身體,好像是大家都隱隱約約知道的事。但怎麼影響卻仍是有點模糊。今天想和大家分享,我對身心連結的幾個觀點,或許看完這幾個觀點,你會對自我照顧有一些新的認識。
🌲不是負面情緒的錯,而是「不被允許的負面情緒」
其實談到情緒本身,一直都是很中性的。我們與生俱來就有很自然的情緒:小嬰兒被擁抱時會笑、肚子餓時會生氣、感到疲倦時會哭,情緒原始的功能是讓我們知道自己的身心現在需要什麼,讓我們知道自己的身體現在需要食物、需要睡眠;心理需要被好好的秀秀、安撫一下。
然而,隨著我們越長越大,可能是因為外界的回應使我們挫折,也可能是因為內在希望自己堅強、像個「成熟的大人」,我們開始會壓抑情緒,甚至習慣了即使是自己一個人的時刻,也不允許負面的感受出現。當這些感受浮現時,我們感覺陌生害怕,也覺得難以忍受那種不舒服的感覺。所以我們透過吃東西、打電動或是與朋友的聚會,讓自己保持忙碌、試著轉移注意力。
偶爾不理會自己的感受,其實還好,甚至是現代生活中必備的技能。真正會讓我們生病的,是「每次」都不理會自己的感受。每個情緒都會有自己的身體語言,以生氣為例,當我們生氣時,肌肉會緊繃、消化系統運作會變慢、心跳加速。而當我們不允許自己生氣時,生氣不會消失,它會變成一股向內的、積累的能量,卡在我們的胃、卡在我們的心臟,成為身體的負擔。
那怎麼辦呢?或許回到情緒本身,去聽聽身體想說些什麼吧!生氣,常常會在我們受到委屈時出現,它其實是想提醒我們要適當的保護自己。你願意傾聽自己身心的需要嗎?你願意重視它,甚至為了自己做一點改變嗎?當需求被看見時,這股能量就會自然的消融,讓身體回到流動的平衡狀態。
🌲你聽得見身體的聲音嗎?
回想一下,今天你起床時,第一個浮現在腦海的念頭是什麼?是問問自己現在身體感覺如何?是不是有點口渴想喝水?還是在想今天的待辦事項,開始安排等等的行程?
我們與生俱來,都擁有一個「內在的眼睛」,我們的身體會透過本體感覺讓我們知道它需要什麼。只是我們常常會太專注於外在世界的刺激,而忘了留點時間給自己。
在瑜珈的課程上,當遇到學生問我:「老師,這個動作我做的對嗎?」我總是回答:「你的身體現在哪裡最有感覺呢?如果是(當下要練習的身體部位),那就是對的。」同樣的體位法,會因為每個人的身體天賦不同而有不一樣的形狀,重要的不是外在要長得和別人一樣,而是你找到自己身體的回饋,而且重視它的聲音,就是最強大的指引。
回到我們的主題,心理不會一下子就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,這是一個長期的歷程。主要的原因,是我們長時間、習慣性地忽略自己的需要、不敢或不願與自己真實的感受靠近,並花費時間、花費心力去照顧它。然而,走到生命的盡頭,最紮實著陪伴著我們的,不就是我們這副軀體嗎?
如果可以,試試看從今天開始,每天起床時或睡前,給自己十分鐘的時間,閉上眼睛,好好感覺一下今天的身體吧!如果覺得緊繃,可以做些伸展、放鬆;如果覺得口渴,要喝水;如果覺得心情不好,記得找個信任的傢伙聊聊。聽起來很簡單,但或許你會發現,你已經好久沒有給自己這樣的空間了。
文/輕輕說心理話 徐菀庭諮商心理師
圖/freepik from @benzoix and @senivpetro
留言
張貼留言